2017-01-18 来源: 作者:许岩 证券时报记者 许岩
2016年已经过去,尽管最终的年度经济数据还没有出来,但全年经济增速“L型”的态势已基本确立。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表示,中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预计中国2016年经济增6.7%,在主要经济体中依然是最高水平。
而人们更关心的是,在2017年,中国经济的“L”型调整还需要多久?2017年经济增速会否再下台阶?6.5%左右的增速能否守住?供给侧改革怎么深入?怎么样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看来,2017年中国经济可望延续L型走势,继续保持6.5%左右的增长。供给侧改革继续深入,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加快放管服改革步伐这两方面的改革值得期待。
增速或保持6.5%左右金果创新长微博
对于2017年经济怎么走,在业内专家看来,2017年经济下行压力或许比2016年更大,但伴随着转型升级新动能的逐渐形成,我国经济可望延续L型走势,经济增长不至于出现明显的下滑。
“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保持6.5%左右的增长还是很有希望的。”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如此判断。他表示,2017年经济下行压力或许比2016年更大,但伴随着转型升级新动能的逐渐形成,我国经济可望延续L型走势,经济增长不至于出现明显的下滑。在此背景下,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加快经济的转型升级,应该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潘建成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确实呈现出逐渐回落的过程,这里面有全球范围内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增长基数不断抬高、传统动能趋于减弱、潜在增长率逐渐下降造成的。而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也不少,比如,消费结构升级,尤其是服务型消费的增长;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库存见底产生的积极性影响还会延续;降成本力度一定会加大,因为降成本是势在必行的;PPI的回升对于经济还会产生促进作用;此外,经济系统的发展进入了实质性的投入阶段,但是不大可能出现像PMI这样大幅度的回升。
对于2017年中国经济的走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财政部原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给了一个的判断:在2011年以来的中国经济下行中,有望于2017年完成较明显的探底。金果创新长微博
“2016年的宏观经济运行,是2011年中国经济持续下行以来,终于体现出有可能对接阶段性探底的一年,自一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GDP报出6.7%的增长率,第四季度很有可能还是6.7%左右。”贾康说道。一个年度“小平台”的表现为多年来绝无仅有。
供给侧改革继续深入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专家认为,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加快放管服改革步伐这两方面的改革值得期待。
过去一年在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等任务中存在的难题和困境,依然会成为2017年供给侧改革的挑战。潘建成形象地比喻,坚定不移推进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好比将已经比较吃力的拳头收回来,积蓄能量。那么,再次出拳将会更加有力量,也会更加精准有效。
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工作的布局也可以看出,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的主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业内的专家更是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创新点在于制度供给。
比如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提出的,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村产权制度、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方面都提出了要求。
“在深化供给侧改革中,要以制度供给为龙头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贾康说,一方面,在继续深入进行‘三去一降一补’的同时,还要抓紧实施、推动一批关系到市场经济体制基石建设的重大改革,如国企改革、土地改革、金融改革、财税改革、住房制度改革、行政架构改革、司法改革等,以为那些从落后过剩行业内动态释放出来的要素创造自由流动、优化重组的环境和条件。
“因为经济增长过程的实质就是要素不断寻求得到更高回报的过程,要使经济更好增长,就必须要为要素寻求最大回报创造更加自由、灵活的制度条件与公平竞争机会。”贾康进一步解释说。另一方面,结合当前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与我国经济增长的阶段特征,优化配置的要素必将较多地集聚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类新经济行业上,可以说新经济的发展程度,是衡量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程度的主要标志。
阻断“脱实向虚”
最近这几年金融市场庞大的资金和信贷,不断分流到股市、房地产以及文化古董市场,根本就没有流入实体经济。中国经济“脱实向虚”,国企的高杠杆、高负债,有愈演愈烈的态势,这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
业内人士指出,为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良好的宏观环境,2017年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范剑平指出,2016年,我国经济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经济过度金融化和房地产化导致经济风险加大。资金“脱实趋虚、脱中趋美”倾向严重。所以防范金融风险将成为2017年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
以国企的高杠杆、高负债来说,据中央财经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此前的介绍,现在国企负债已经达到100多万亿元,按照4%的利率计算,一年支付的利息就是4万亿元,这相当于2015年全年GDP增长总量。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必定会掏空实体经济,提早进入产业空心化的时代。正是出于对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的担忧,中央才把振兴实体经济也作为2017年供给侧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
对于国企的高负债,还有这样一组数字,截至2016年6月末,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是126万亿元,负债总额是83.5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是66.3%,比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高约15个百分点。
瑞信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指出,中国经济为了维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经济杠杆越压越高,金融在经济中的占比迅速上升,甚至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从地方政府到国有企业,从开发商到金融机构,资金借贷比率十分高,中间还有许多灰色地带、违规行为。近期的房地产热,还将高杠杆倾向传染给了部分买房人。
“高杠杆永远是一个金融风险,在资金成本突升的时候其风险度更被放大。2017年便是这样一个资金环境,信用违约事件应该有明显的上升,如何控制系统风险,成为监管当局的一大考验,也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陶冬指出。
对2017年是否会出现房地产泡沫,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预计2017年楼市将延续短期调整,总体将平稳回落。总体上本轮楼市调整将持续到明年下半年,且呈现空间差异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