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2 来源: 作者: 本报评论员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可以预见,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将是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2015年以来,供给侧改革逐步从民间智慧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完整的说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近两年来,“供给侧改革”既是治国理政的关键词,也是各方日益深化的共识。
供给侧改革有四个关键点,即化解产能过剩、化解房地产库存、帮助企业降低成本、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过去的一年,围绕着四个关键点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一批僵尸企业被淘汰,一批过剩产能被淘汰关闭或重组;房价疯涨的势头被重拳遏制,全民炒房的风气得到改善;企业税负有所降低,并受益于简政放权导致社会运行成本降低的大环境;金融资本市场去杠杆成效明显,债务风险整体可控。
供给侧改革是对唯GDP马首是瞻的畸形政绩观的修正,为赢得高质量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宁可在一定时期内牺牲一些增长的速度。从短期看,供给侧改革扬弃了一些有水分、有泡沫、不低碳的无效GDP,但从长期看,它为中国经济化虚为实、强本固元打好了基础。2016年,在“三期叠加”以及内外承压的复杂局面下,中国经济依旧取得了6.7%的增长,这一增速虽然较前些年有所下降,但仍然领跑世界主要经济体。由此,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弹性与潜力,对供给侧改革的成功推进充满信心。金果创新长微博
供给侧改革落实到实践层面,就是有加有减。加的是良法、良策、良制,减的是旧法、陈规、陋制;加的是高质量,减的是坏品质;加的是低碳环保,减的是浊水污烟;加的是政府服务,减的是管制、税负。这一切,改革者们已经做了一部分,接下来还要继续做,并力求做得更好。
改革的本质是利益的调整,供给侧改革亦然。这就意味着,旧政绩观的路径依赖者、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旧产能的看家护院者,不会轻易缴械投诚。博弈与拉锯在所难免。所以,推进供给侧改革,除了出台一些红头文件,还必须施以必要的法治手段。期待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在这方面有所作为。